新野路灯星罗棋布于城乡各处,不仅扮靓了城市乡村的夜晚,更为居民夜间出行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照明保障。但新野夏季高温天气频繁,最高气温常飙升至 38℃甚至更高,这无疑给当地广泛应用的太阳能路灯稳定性带来严峻考验。太阳能路灯由太阳能电池板、蓄电池、控制器和 LED 灯等关键部件协同构成,高温环境会对这些部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,进而左右路灯的整体稳定性。
先看太阳能电池板,它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核心部件。在高温环境下,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会有所下降。以常见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为例,其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一般在 - 40℃至 85℃之间,但随着温度升高,效率会逐渐降低,大约每升高 1℃,转换效率下降 0.4% 左右。在新野炎热的夏季,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的太阳能电池板,其输出功率可能比常温时降低 10% - 20%。这意味着在高温时段,电池板收集并储存的电能减少,若持续高温天数较多,可能导致蓄电池电量储备不足,影响夜间路灯的正常照明时长和亮度。
再谈蓄电池,它负责存储电池板产生的电能,为夜间照明供电。高温对蓄电池的影响较为显著。对于常用的铅酸蓄电池,高温会加速其内部化学反应,使自放电率大幅增加。正常情况下,铅酸蓄电池的自放电率每月约为 3% - 5%,但在高温环境中,自放电率可能翻倍甚至更高。这不仅会导致蓄电池电量流失加快,还可能造成极板硫化等问题,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。一旦蓄电池性能下降,无法存储足够电能,路灯在夜间就难以维持稳定照明,出现灯光闪烁、提前熄灭等现象。而锂电池虽在高温适应性上相对较好,但过高温度仍会影响其充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。在持续高温环境中,锂电池的容量可能会逐渐衰减,同样对路灯照明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。
控制器在太阳能路灯系统中起着调节和控制的关键作用。高温环境下,控制器内部的电子元件可能会因过热而性能不稳定。例如,一些控制器中的电容、电阻等元件,在高温下参数会发生漂移,导致控制器对电池板充电和对路灯放电的控制不准确。可能出现过充或过放现象,过充会损坏蓄电池,过放则会使蓄电池过度亏电,进一步影响其性能和寿命,最终影响路灯的稳定运行。而且,若控制器的散热设计不佳,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工作,还可能引发故障,使路灯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。
LED 灯作为照明的直接输出部件,也受到高温影响。高温会使 LED 灯的结温升高,当结温超过其正常工作范围时,LED 灯的发光效率会降低,光衰加剧。在新野的高温天气下,LED 灯的亮度可能会比常温时降低 10% - 15%。不仅如此,高温还会加速 LED 灯的老化,缩短其使用寿命,增加路灯维护成本。如果 LED 灯频繁出现故障,路灯的照明稳定性自然无法保障。
面对高温给照明稳定性带来的挑战,新野积极行动。在路灯选型上,特意挑选散热出色的产品,部分路灯的电池板采用高效散热材料与结构,快速散热,降低高温影响。为蓄电池配备隔热电池箱,加强通风,降低工作温度;控制器选用耐高温元件,优化散热设计。同时,强化日常巡检维护,高温季来临前全面检测,及时更换老化部件。多措并举下,新野路灯在高温中仍能稳定运行,持续为居民夜间出行照亮前路,守护一方夜色安宁。